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墟 里/遭遇“电诈”\叶 歌

2025-04-11 05:02:1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近日忽然接到来自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电话。来人自称是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工作人员,用带口音的普通话说我今年三月一日在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AT&T专柜办了一个新手机号。那个号码涉嫌给美国多人发送短讯,要求捐款,已被投诉。我当时不在国内,且内地机场能办理美国电信公司的手机卡着实匪夷所思,猜是碰到骗子了。

  该人信誓旦旦,提供姓名、工号,让我上官网或回电查验他的身份。他还要求我联系长沙机场派出所,让他们两小时内提供证明,发到邮箱。我表示办不到,他又说能通过“911”专线联系长沙警方,要求对方调取监控,还我清白。所谓“长沙警察”也有相同口音,我马上挂断,然后致电FCC。他们证实这是“电诈”,建议我联系FTC(联邦贸易委员会)举报。我上FTC官网举报后,又根据FTC的忠告联系美国信用公司,要求他们一年内警示假冒我身份开户的情况。

  骗子不死心,先发来一份有语法错误的英文“官方文件”,又用半通不通的中文短讯说我“逃避”。这下更证实了我的猜测:官方不可能用手机联络,文书水平也不会这么低下。见我不答复,骗子恼羞成怒了。我拉黑了一个号码,他居然又用五六个不同号码连续拨打,狂轰滥炸。我一概不接,一一拉黑。

  这次没造成财产损失,但浪费了时间。要是不通英文,不了解美国政府运作,难免入彀被骗。“电诈”破坏了生活的宁静和安全感,总令人不快。而且,我至今不知怎么洩露的个人信息,心中耿耿。天气暖和了,牛鬼蛇神都出动了,大家都要小心警惕才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