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萌宠集/狂奔的灰犀牛\佑 松

2025-04-11 05:02: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美国疯狂挥舞“关税战”的大棒,向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投下震撼弹,引发环球经济动荡。有人形容为“灰犀牛发狂”,也有人称为“由灰犀牛变成黑天鹅的贸易冲突席卷全球”。可怜正在非洲大草原啃着短草和树叶的犀牛,什么也没做,却与“关税战”一起,频上热搜。

  金融术语的“灰犀牛”(The Gray Rhino),是指明显的、高概率的,却易被人忽视、最终有可能酿成重大危机的事件。此一概念由美国学者米歇尔.渥克于二○一三年在达沃斯全球论坛提出,曾入选“二○一七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

  真实的犀牛体重达二至五吨,堪称非洲大陆的巨无霸,牠们身形壮硕,行动迟缓,远望似乎威胁不大,让人易忽略危险的存在与逼近──当犀牛被触怒或发起攻击时,横冲直撞,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和破坏力。

  目前,全球仅存犀牛共五种,包括生活在非洲的白犀牛、黑犀牛,生活在亚洲的印度犀、爪哇犀和苏门答腊犀。每年九月,国际犀牛基金会都会发布最新犀牛状况报告。据二○二四年的统计数据,极度濒危的非洲黑犀牛现存六千四百二十一头,较先前的最少纪录二千三百五十四头,数量明显回升,显示非洲保育计划见到成效。

  或许有人问,非洲大草原的犀牛,有白犀牛、黑犀牛之分,为何到了金融术语就变色成灰犀牛?其实,黑犀牛虽名中带黑字,但观其体表颜色更接近灰褐色,称为灰犀牛更接近犀牛本色。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