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普通读者/德拉克罗瓦的自然课\米 哈

2025-04-14 05:02: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承上回,十九世纪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Eugène Delacroix)的艺术追求,是一种如同自然本身那般自在而生动的构成,更是一种虽不规则却又动人心弦的激动。《公园中倾覆的花篮》一画看似无意,实则处处经营。从色彩的铺排、笔触的层叠到光线的安排,皆透露出画家对画面和谐的敏感。

  这幅画诞生的时间,也不容忽略。一八四八年的巴黎血流成河,社会混乱,而此时,德拉克罗瓦选择远离尘嚣,返回他在香普罗塞的乡间宅邸。在那里,他面对自然的宁静、生活的安逸,创作了一幅又一幅内蕴深意的作品。

  《公园中倾覆的花篮》便是其中之一,它仿佛是一种回应,一种对世间混乱的柔和抗衡。在人与人之间的秩序崩解之时,德拉克罗瓦转向自然,在色彩与花香中寻求另一种秩序,也就是一种源于生命的和谐。

  这样的创作态度,也让人认识到德拉克罗瓦这位浪漫主义者,并非单纯的情绪书写者,也不是沉迷于异国风情的旅人,而是一位将观察与情感融合的艺术家。

  事实上,德拉克罗瓦曾与雕塑家安托万─路易.巴里在植物园一同写生,长年累月地研究动物的肌理、花叶的轮廓,这些看似琐碎的素描成为他画作中不被察觉,但极为重要的基础。

  德拉克罗瓦在晚年选择将画笔交给大自然。他让色彩随意洒落,如同花朵在风中绽放,也让我们在其画中读到他对世界的温柔凝视。自然,在他笔下,不是回避,而是一次重新出发的可能。而美,就藏在那不经意间盛放的花影里。

  又说,德拉克罗瓦的色彩理论,更对后来的现代艺术产生深远影响。色调的分割、对比色的使用、整体视觉的节奏,这些技巧让莫奈、梵高等人受益良多。

  可以说,《公园中倾覆的花篮》不单是一幅画,更可能是艺术史上的一个关键点,预示了从浪漫主义到印象派的美学转变。(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