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阿尔萨斯,那一缕隐秘的甜可是藏不住了。湿润的泥土在阳光下伸懒腰,熟睡的白芦笋便悄悄探出头来。用当地人的话说,吃白芦笋是跟时间赛跑,从破土到采摘稍纵即逝,一个迟疑就会让笋尖碰到光,但凡“仙气”被染绿,香气跟含水量就大打折扣,身价也一落千丈。正是这份矜贵,让阿尔萨斯人对它始终存着一份虔诚,仿佛收获的不是食材,而是味觉信仰。
在法国,白芦笋始终是大厨们心中的执念,自然也是米芝莲餐厅的宠儿。看看当季的时令推荐,绝对少不了它来镇场。而之所以能胜过众多名贵食材,毫无悬念地“封神”,还要感谢这片被孚日山脉环抱的河谷。位居法德边界,阿尔萨斯的土壤被砾石和黏土交织成独特结构,透气性好,春天的河流又形成了一层天然保护膜,阳光被稳稳隔绝在外。“避世修行”的结果就是甜度登顶,糖分比普通芦笋高出三成,口感柔和,纤维几乎隐形。据说有德国的农场主不服气,硬是想用自家地里的选手比试比试,结果一口就露了馅:矿物感和雾气滋养的水灵劲儿全都没有,这时才惊觉阿尔萨斯白芦笋的无可取代:纤细美妙,好像把一整片向阳山坡的春光,都放在了舌尖上。
上好的食材不需要复杂修饰,白芦笋的最佳吃法就是轻微焯水后捞出,淋上现熬的荷兰酱,已然技惊四座。蛋黄加黄油打出的丝绸感碰上白芦笋的清甜,好似爱丽丝梦游仙境。层次分明,汁水漫过口腔,微微回甘;也可以裹上伊比利亚火腿直接放进嘴里,先体会张扬的鹹香,然后再接住芦笋渗出的“蜜汁”,温柔地洒到每一个角落,如果再配一杯当地特产“琼瑶浆”,酒香芦笋携手共舞,当叹一句好东西不等人,早吃早遇见,快乐似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