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古闻港食/鸡汤肉米粥\萧欣浩

2025-04-16 05:02:3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参访澳门旅游大学,好友梁嘉豪讲解当地饮食文化,先介绍葡挞、猪扒包、马介休球等名物,再谈葡国菜与土生葡菜,满是历史相关的人物与故事。学习不忘实践,澳门不乏新旧土生葡菜餐厅,好友领头,穿街过巷,转入氹仔木铎街的一家食肆。每次还是会点马介休球,鱼丝足料盐香,每家制法不同。

  初试澳葡焗肉围(Capela),用免治猪肉、烟肉、面包、洋葱等材料混和,入模塑形成圆环状,再烤焗,入口鬆化惹味。另点澳葡免治猪肉,猪肉混和香料炒熟,下垫炸薯粒,上铺太阳蛋,风味十足。

  清代《清稗类钞》记“空心肉圆”,也用上肉碎,详言:“空心肉圆者,以猪肉捶碎,用冻猪油入团中蒸之,则油流出而团中空矣。”猪肉碎搓成肉圆,以冻猪油为馅,猪油流散,肉圆中空。

  肉碎另可用于煮粥,现代仍然常见,元代《丹溪医集》载治理消渴,可“用好粳米煮粥,以膂肉碎细,煮服以养肾,则水有所司。”“膂”指脊骨,膂肉就是里脊肉,或称“柳梅”。先煮粥底,再加肉碎,可养肾固水。

  明代《遵生八笺》记“肉米粥”一条,食谱如下:“用白米先煮成软饭。将鸡汁,或肉汁,虾汁汤调和清过。用熟肉碎切如豆,再加茭笋、香荩,或松穰等物,细切,同饭下汤内,一滚即起。入供以咸菜为过,味甚佳。”先煮饭,再用汤底煮成粥,添熟肉碎,另加材料,单看文字,已对胃口。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