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墟 里/掩 饰\叶 歌

2025-04-21 05:02:0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美国总统罗斯福因小儿麻痹症不良于行。为了给国民提供一个权威形象,摄影时他只允许人拍上半身,内阁开会总是在别人到场前先一步坐好,避免暴露行动不便的挣扎。英国前首相戴卓尔夫人出身蓝领家庭,起初演讲嗓音尖细。她接受嗓音教练的专门培训后不但学会了“贵族”腔调,而且嗓音变得低沉、有力,更符合大众心目中的“领袖”形象。美国纽约大学法学教授Kenji Yoshino指出,这些都是“掩饰”(covering)身份的行为。

  在他看来,掩饰是修正外在行为,进行“形象管理”的手段,和彻底改变身份的皈依(converting)或死守严防的保密(passing)不同,但都是因为原有身份被“污名”所致。掩饰者并不否认自己较为边缘化的身份,但通过各种办法将其柔化、弱化,以免引起主流人群的不适。罗斯福的残疾、戴卓尔的出身都不是秘密,但即使位高权重,他们也都需要设法缓解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普通人掩饰身份的行为更是司空见惯。

  且不说因种族、性别、性取向等被污名的群体,我们都会有意无意矫饰自我,不愿将自认不光彩的一面暴露出来。平时说些不尽不实的漂亮话,比如“你气色真好”,“干得棒极了”等英文所谓的“白色谎言”,归根结底也是希望被接纳,被认可,获得“归属感”。这类客气话对患有自闭症人群来说不可思议,因为他们的世界黑白分明,诚实和谎言之间没有灰色地带。但为了能被社会接受,我们几乎每天都如此行事。Yoshino认为掩饰行为掩盖了真实的自我,不利于培养人际信任关系。但世情如此,积重难返。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