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视剧《北上》热播,剧中三代运河人生活的地方名为“花街”。前几天在江苏出差,扬州住了三天,又转至淮安。想起“花街”就在此处,便想去打个卡。友人说,小说《北上》里的“花街”原型确在淮安,但电视剧取景地实在昆山。我说,那也无妨,权当文学考古。于是,夜游里运河。
我的故乡在京杭大运河边,对于这条大河并不陌生。所谓里运河,又称里河,是京杭运河在江苏的一段,经淮安、宝应、高邮、扬州等地,古称邗沟、漕渠。淮安是一座怀水而兴、倚水而安的城市,这段运河因流经城内而被冠以“里”字,显得更亲切,也愈透露出人与河的相依为命。
夜间游览赏景是在里运河的城区段。坐在船上,可见慈云寺、清江大闸等历史胜迹,诉说着当年的漕运盛况。眺望岸上,大合唱、广场舞的队伍热闹欢腾。两岸灯光五色,与波光摇做一处,闪烁璀璨,令人神迷。我且篡改一下卞之琳的名句:你在岸上跳广场舞,看风景人在船上看你。运河装饰了你的舞台,你装饰了别人的运河。
大约半个小时,游船打了来回,回到原先的码头。上岸走不了多远,就是花街了。关于花街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街区养花赏花成风,花香弥漫;一说街上有许多卖绒花、绢花的商铺,制作精美,吸引了很多客人购买。虽没有确切的证据,但我更愿意相信后一种,前一种过于雅致了,似乎与这运河码头繁忙的商业气息不符。明清时期,这里可是连接码头和清江浦城的入口,正是做生意的好地方。当时的花街有三四里长,现在只剩一百多米。街两旁的老房子里,开着各色文艺气息浓郁的小店,尽职地担当着花街氛围组的角色。从里运河或别处过来的游客在这里散步,拍照,喝糖水,选文创,一尺一寸地细细品咂着运河古街的风情。 (散记江苏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