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普通读者/我只画我所看到的(下)\米 哈

2025-04-28 05:02:1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回提到,马奈的《奥林匹亚》之所以成为震撼十九世纪艺术世界的存在,在于画中女子的目光,也因为她所承载了既熟悉又陌生的视觉语言,既来自过去,又属于当下。

  这种矛盾正正说明:创新,不是推倒历史,而是将历史拉进当代。从构图来看,马奈并未背离提香那横卧女体的安排。女子斜躺,身躯横陈于画面中央,眼神直视观者,这一切都来自《乌尔比诺的维纳斯》。

  但,马奈不是模仿,而是故意挪用,让人必须拿两幅画比较,进而揭开传统所遮掩的表面。若说提香以美化与理想的方式为裸体赋予一层道德包装,那么马奈则是将这层包装撕开,直接暴露其关于性别、意识、身份的角力。

  马奈笔下的奥林匹亚,是一位工作者、一位女性主体,也是一面镜子。她不再只是让人消费的形象,而是逼观者反思自身角色。你以为你来看画,但你正在被画审视。在此,观看关系翻转了。

  这一转变,来自马奈对传统的透彻理解。没有对古典的深刻掌握,他也无法做出这么强烈的挑剔。在一次访谈中,马奈曾说:“我只画我所看到的,而不是画人们想要看到的。”这句话揭示了他的艺术立场,他不迎合,而是直视,而他直视到的,除了当下的具象世界,还有历史、传统,以至过去的真象。

  马奈看到的是一个不再愿意假装纯洁的时代,是一种更赤裸的现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用神话粉饰,而是直接地、坦率地展现出来。马奈的反叛,是一种重新解读的邀请,他以画作提问:我们是否带着陈旧的审美观,假装自己看懂了画?

  从提香到马奈,是三百多年的历史跨度,而从马奈到我们,又过了一百五十年。这两个时空的呼应,仍在《奥林匹亚》的画布上来回震荡。它提醒我们:创新,不是创造一个无中生有的当代,而是让传统在我们手中获得重生。我们不是要一个不懂得回头的现代,而是一个能够回望的未来。

  这,或许也是从奥林匹亚眼中直视的未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