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古闻港食/水煮醃牛肉\萧欣浩

2025-05-05 05:02:1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带交流团到台北,学生观摩、学习,不忘挑选、吃喝,了解当地饮食文化。晚餐两位学生同行,吃温体牛火锅,全店木饰,光亮淨洁。先点葱盐牛舌,葱不涩,牛不腥,轻盐对味。再来香菜辣牛肉,草香微辛,清新开胃。汤底是牛尾锅汤,牛尾软烂,番茄萝卜解腻,“水果玉米”清甜,汤底愈煮味愈足,单煮青菜一样好吃。

  生牛上桌,综合牛杂:牛肝、牛百叶、牛心,甘腴鲜爽。拼温体牛:“嫩肉”幼滑、“板腱”味浓、“腩肚”油丰,相间吃显特色,专攻一味无妨。内脏全熟,鲜肉可生,店员说三、五分熟即可,口味因人而异,只要牛肉优质,生熟皆美。清代《清稗类钞》谈藏族饮食,说当地食俗是“食牛肉则微煮,不熟也。”与现代涮牛肉、煎牛扒,吃半生的方法相似。

  南宋《事林广记》有记“牛肉”一条,记载煮牛肉的方法,详言:“猛火煮至滚,便当退作慢火,不可盖锅口,若误盖则有毒。如煮老牛肉,入碎杏仁及芦叶一束同煮,易软烂。”煮肉先滚杀菌,慢煮易软,加盖不会有毒,只是炖煮会令嘌呤增加。

  明代《古今医统大全》有“醃牛肉”一条,牛肉先醃后煮。先取冬天产的后腿牛肉,直切。再用炒盐洒匀,肉盐相间铺放,不可用手摩,免细菌感染。后做法如下:“醃五日取起,穿悬烟突上,烧烟熏之半月,极乾收起。用时以水煮熟,取起候凉,捶碎丝如绒,充盘,鲜红香美可羨。”“烟突”即“烟囱”,现代醃製不难,只是烟熏不易。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