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古闻港食/糯米八宝鸭\萧欣浩

2025-05-14 05:02:2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基金会聚会,前辈相约同乡会餐厅,地点在中环。先谈要事,后啖晚宴,肴肉海蜇、醉鸡脆鳝,逐一品尝。再来酥鸭切件上碟,夹起细见内酿糯米,脆软相配。

  清代《清稗类钞》有“蒸鸭”一条,早见糯米配鸭:“蒸鸭者,以生肥鸭去骨,用糯米一杯、火腿、大头菜、香蕈、笋丁、酱油、酒、麻油、葱花,装入其腹,外用鸡汤,置于盘,隔水蒸透。”肥鸭去骨,糯米加料酿入腹中,外淋鸡汤,放盘蒸熟。吃时剖鸭,肉饭同吃,材料易备,去骨稍难。

  《清稗类钞》另有谈“八宝鸭”,做法不同,先提到:“八宝鸭者,淨去肥鸭之毛,于腿间剖一孔,去其内藏,清水洗濯。”除去“内藏”即“内脏”,不去骨,洗淨。再来备料炆煮,方法详说:“用糯米一酒杯,斩猪肉、火腿、栗、芡、莲心、香蕈、冬笋、蘑菇成丁,和以葱、酒、酱油,灌鸭腹中,用线密缝,置于锅,外加水、酒、酱油煮之。”八宝齐备,混米调料,塞鸭腹内,缝好汁煮,肉更软烂,需时更久。

  糯米配肉,日常多见是糉,南宋《岁时广记》记载“蒸糯米”,就是谈糉的做法,说:“寒食以糯米合采蒻叶裹以蒸之,或加以鱼、鹅肉、鸭卵等。又有置艾一叶于其下者。”寒食节禁火,糉子早蒸好。“蒻”通“箬”,用箬竹的叶包糯米,流传到现在,仍用箬叶包糉。糉包鱼肉、鹅肉,有些地方仍有,但香港并不常见。鸭蛋黄作馅,反而到处可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