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馆藏撷英/广彩牙边花心碟\閒 雅

2025-05-16 05:02: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首届“香港非遗月”将于下月举行,以“香港处处有非遗”为主题,将非遗文化融入都市生活。在这片土地,一门源自广州、扎根香港的百年工艺──广彩(广州织金彩瓷),正以“港彩”的姿态焕发生机。作为香港非遗代表作之一,广彩承载着中西交融的历史,其中粤东磁厂的“广彩牙边花心碟”象征着几代匠人的坚守。

  广彩起源于清代广州,因外销需求而繁盛,匠人以白瓷为底,手绘金彩纹样,融入西洋珐瑯技艺,成就“织金彩瓷”美誉。一九二八年,曹侣松来港创办“锦华隆广彩瓷厂”(现粤东磁厂),将广彩技艺带来香港,展开港彩新篇。粤东磁厂全盛时期有三百名工匠,为半岛酒店、太古洋行等订制瓷器,并创出标志性的“督花”纹样。时至今日,粤东磁厂仍坚守九龙湾厂房,成为本地唯一手绘彩瓷厂。

  在众多港彩经典中,一九六○年代由画师王年手绘的“广彩牙边花心碟”颇具代表性。此碟曾于香港文化博物馆“港彩流金”展中展出,呈献港彩黄金时代的工艺精髓。

  碟缘以细密锯齿纹(牙边)勾勒,源自广彩“开光”技法,须一气呵成,体现匠人功力。中心绘广东玫瑰,红、绿、金三色层层晕染,花瓣浓淡分明,展现“挞花头”技法。纹饰布局对称严谨,底色采用欧洲偏爱的乳白釉,既保留中国传统寓意,又贴合外销美学,体现香港作为商埠的文化包容。

  广彩牙边花心碟不仅是一件瓷器,更是香港非遗的缩影。非遗月之际,不妨走进博物馆或粤东磁厂,亲身感受瓷上流转的香港故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