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的上午,慵懒地在社交媒体上刷旅游达人的旅行Vlog。镜头中,旅游达人的生活总是很令人羨慕── 一直在旅行,而且凭借旅行本身就能赚钱。所以,在自己旅行的时候,我也曾尝试去拍过Vlog,但每次举起相机都会感到矛盾:我不想“一手”美景就在眼前,却要通过取景器去看“二手”的,也不想将“自我体验”的次序排在“电子记忆”之后。
此刻,我突然意识到了其中的不同。如果是拍摄自己的旅行,我不太会像旅行达人那样拍摄车厢的设施、功能、使用方法,也不会想介绍要到达某个景点,有哪些交通选择。这些内容是为观众提供的功能性信息,而非个人化的旅途所感。旅游达人的Vlog,与其说是他们旅行的纪录,不如说是他们通过旅游生产出来的商品,是电子版的旅游书──即使是现在,经过网络大潮多番冲击之后,步入一间书店,你还是能在显眼位置看到数量颇为庞大、封面色彩丰富得堪称“俗艳”的旅游书──它们本质上和旅行达人的Vlog一样,视觉上充满异国情调的美景美食都是诱饵,一个要的是买书钱,另一个要的是点击率。
想来,自己已经踏足这个星球上三十多个国家,但凡能被镜头所记录的美食美景,必然也能通过“五大必拍角度”、“十大打卡秘籍”等方式被覆製,更值得珍惜的,是那些独一无二的,仅属于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