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周末在新疆南山露营的人们。
在疫情后期,当跨国旅行仍遥不可及,城市生活又充满束缚时,全国各地悄然吹起了一股“露营风”。三五好友、一家老小,在周末假期相约走进郊外山林,搭帐篷、煮热食、围炉夜谈,让压抑已久的心灵找到出口。露营原本就是一种贴近自然、回归生活本质的方式,让人离开城市的喧嚣,重拾简单生活的快乐。
然而,在消费主义的精准攻势下,随着社交媒体的渲染和商业操作的加入,露营逐渐被“精致化”。高级帐篷、可折叠咖啡机、灯串装饰、露营美食摆盘成为主角,各式各样的装备清单在网上流传,仿佛没有万元配备就无法“露得体面”。露营变成一场追求打卡效果的“户外时尚秀”,也让原本只想喘口气的普通人望之却步。
许多人为了拍出“完美”的露营照,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布置场景,却忘了真正的露营本该是轻松自在的。这种风气下,露营的意义被扭曲,人们的焦虑不减反增:当露营变成另一种社交表演时,它还能带来多少真正的放松?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越来越多人开始反思这种过度消费的露营文化,并逐渐回归本质。有人带着简单的装备,就近在河边林间扎营;有人放下手机,只用一壶热茶和一本书度过午后时光。不再追求“露营美学”,而是重新认识自然、与家人共享时光,这才是露营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露营不需要过多粉饰,它的轻松在于简单。在山林间煮一壶热茶、听一场虫鸣,甚至只是一块野餐垫,都是生活中真实的诗。当我们卸下那些冗余的华丽包装,就会发现:回归本色的露营,才是好的露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