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十八弯/遗迹莫被遗忘\关 尔

2025-07-08 05:02:1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时光荏苒,“七七事变”距今已届八十八周年。当年卢沟桥上那一声枪响,有如惊雷般震碎了神州大地的宁静,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悲壮序幕。如今硝烟虽已散尽,但那段饱含血泪与抗争的历史,理应如永不磨灭的烙印,深深刻在我们心间。

  然而,笔者近期参与策划相关报道时发现,不少抗战历史遗址因长期缺乏保护管理而逐渐荒芜破败,更因宣传推广不足而陷入乏人问津的困境。以广州南石头街为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细菌战部队曾在此设立罪恶据点,一大批粤港民众被投入魔窟后惨遭迫害致死,酿成震惊中外的反人类暴行。时至今日,这片见证历史惨剧的遗址上,一座由民间团体自发设立的纪念碑,默默伫立在居民小区角落,对于这段承载民族苦难的历史叙事,当地的老居民都已逐渐淡忘,年轻一代更是知之甚少。

  遗憾的是,类似情况并非个例。曾经见证“八百壮士”浴血奋战英勇事迹的上海四行仓库,战后数易其主,先是被当作普通库房,后又沦为家具城,险些消失在公众视野中;南京利济巷亚洲最大日军“慰安所”曾在旧城改造中被拆除,那段屈辱而沉重的历史记忆,或随着建筑的轰然倒塌而淡忘。

  抗战历史遗迹面临被时光侵蚀、被现实挤压的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一些地方过度注重商业开发,有的遗迹被拆除,建起了高楼大厦;有的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失去了原本的历史韵味。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与“七七事变”八十八周年这一双重特殊节点,我们理应静心回望那段峥嵘岁月,深刻感悟抗战历史留下的启示──绝不能任由商业开发的浪潮,无情吞噬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更不该让后世子孙,只能在书本的字里行间,去想像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