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鲁本三文治,夹着半部移民叙事诗。
它诞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以“混血儿”身份掀起一场舌尖“暴动”。出身至今争论不休,纽约版本言之凿凿,宣称它诞生于曼哈顿的“鲁本餐厅”;而奥马哈派则坚信,自己作为中西部“心脏”,当地的黑石酒店才是它的正版之源。无论在繁华东海岸还是广袤的腹地,这份三文治的血液里都流淌着东欧犹太人的烙印,他们取各家所长,将经典元素一一融入两片面包中,在北美大陆建起了一座味觉堡垒。
黑麦面包、德式酸菜、瑞士奶酪、俄罗斯酱再加上北美街头流行的醃牛肉,这些食材叠加在一起,让鲁本三文治成了不折不扣的集大成者。初次见它的人或会心生疑惑,有种被大杂烩敷衍的挫败感,可一旦咬下一口,绝对眉头舒展,眼里重现光芒。在这舞台上,主角配角各司其职,看似不相关,却衔接得天衣无缝。粗粝的黑麦面包带着发酵微酸,提供了坚实稳定的基础;醃牛肉要经历香料水长时间浸泡,等肉质纤维软化,肌理深处吸饱了复杂的精华,再小火慢炖或慢烤到完全软烂,然后跟爽脆的德式酸菜一起,现场演绎主题和昇华。随后抹上的俄罗斯酱,则是用蛋黄酱、番茄酱和芥末组成,如今很多店也会以黄芥末代替。最后盖上一片奶酪,全员置于煎锅上再“历练”几分钟就可出炉。
当一份鲁本三文治端上来,视觉已先声夺人。深色面包、嫩红牛肉加上半透明的酸菜和明艳的奶酪,简直不可方物。味道更是美妙绝伦,在酥脆声中陷入牛肉的丰腴,软嫩鹹鲜配合着桀骜不驯,清爽解腻的酸菜,在奶酪和酱汁的拥抱里翩翩起舞,每一口都丝滑明亮,高潮迭起,不禁立刻鼓掌,只为这民间美食演绎的饕餮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