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知见录/请让志愿跟着兴趣走\胡一峰

2025-07-09 05:02: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有人说,世界上难的是高考,而比高考更难的是填志愿。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后,志愿怎么填,屡屡登上网络热搜。有需求的地方就有产业,专业的志愿填报咨询机构应运而生,还出现了细分赛道的网红咨询师。回想我当年高考时,没有言之凿凿的咨询师,没有乱花迷人眼的网络信息,填志愿反而简单。孩子追求的就是兴趣,父母考虑得更多是饭碗,最后在两者之间选一个平衡点。其实,对大多数人而言,读大学的目的大体有二,一则提升自我,再则寻个谋生之道。如果画个坐标轴,横轴为兴趣,纵轴为就业,志愿选择即在其中。

  从人生的长时段看,要参加的考试还有许多次,面临的选择就更多。这辈子活成什么样,影响因素多到绝难手拿把掐,但有一个因素,对一切选择都有决定意义,这便是对自我的认识。相传,希腊德尔斐阿波罗神庙刻着“认识你自己”这句箴言,苏格拉底对此身体力行。同样,中国古代最有哲学感的思想家老子的名言是“自知者明”。可见,在光芒四射的轴心时代,认识自己的命题不但提了出来而且广受关注。

  人生本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而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有时候,自以为是的长处,不过是昧于自恋的幼稚;而刻意藏拙之处,反而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因此,认识自我不仅需要内视反省,更需要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

  回到开头的话题,志愿到底怎么填?最重要的还在于倾听自己内心的需求,或者说跟着兴趣走。当然,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兴趣或许会发生改变,但新的兴趣往往滋生在原有兴趣的正向或反向延长线上。因此,只有抓住当下的兴趣,才能激发前行的动力。而读大学,或许是人生第一次没准儿也是最后一次可以在兴趣上痛痛快快花费数年时间的机会,既如此,更应认真把握,不可错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