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伏牛山/3D电影退热\乔 苓

2025-07-10 05:02: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今年暑期档,有近百部不同题材类型的中外影片齐聚银幕,不过走进电影院,可以发现已经很少有需要戴3D眼镜才能观看的3D影片,排片更多是传统的2D版。经过市场筛选,前些年盛极一时的3D电影,正在极快退热。

  3D电影是指三维(3 Dimensions)影片,通过双镜头拍摄和特殊放映技术模拟人眼视角差,配合偏振眼镜等设备呈现立体视觉效果。屏幕上看到的电影其实是两幅画面叠加而成,因此看3D电影必须要戴3D眼镜,否则会有重影。二○○九年,科幻大片《阿凡达》热映,开启全球3D电影热,电影市场呈现凡大片必追求3D制作的态势。

  内地有几年也以3D拍摄为宣传发行噱头,追风制作3D电影,甚至一度流行后期转製3D。但效果并不好,一是有些低质量的3D影片没有展现出很好的立体效果,镜头急速切换时,观众看得头晕目眩;二是眼睛需要不断调整焦距来适应,增加了眼睛的负担,常常引起视觉疲劳、眼乾、远视模糊等不适症状,近视患者还需叠加两副眼镜,戴上很不舒服;三是部分影院强制消费者购买或租赁眼镜,或者将费用加入到票价之中,导致3D电影票价畸高;四则是多数3D眼镜看起来总是油乎乎,没有清洁消毒或者清洁消毒不彻底,造成消费者感染眼疾,对影院3D眼镜服务的投诉非常多。

  3D电影技术前几年太热,一些主题公园和旅游景区赶紧上马相关应用,曾经到中部一个地方的地质公园旅游,景区花大价钱制作3D科普片,还在葱葱鬱鬱的环境里开出部分区域建了一座灰突突的新楼,里面装上3D播放设备和可以随着科普片上下晃动的座椅,一顿操作花费肯定不菲,但游客观看体验并不佳,很多人被晃得晕头转向,几乎当场就要吐出来。如今3D电影、3D科普片都退热,启示以后的文化创新不能为新而新,技术只是手段,内容质量才是真正卖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