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提到“艺术是美的”,但艺术之美又不只是为了记下优美的事物,它同时记录那些不被歌颂、不被美化,甚至常常被视而不见的真实。罗伯特.亨利(Robert Henri)与他的作品便是这样的一种存在。亨利是美国艺术史上重要的现实主义画家,也是“垃圾桶画派”(Ashcan School)的领袖。他和他的同伴,拒绝了当时流行的美国印象派画风,那种以光影取悦观者、以田园营造幻想的风格。取而代之,他们关注都市底层的真实生活。
“垃圾桶画派”的画家们走上街头,将目光投向那些被社会忽视的角落:拥挤公寓里的劳工家庭、灯红酒绿中的卖唱女子、在污秽街巷中嬉戏的孩子们等等。“垃圾桶画派”笔下的纽约,不再是繁华与梦想之地,而是一座残酷又冷漠的大都市。
“为生命而艺术”(Art for life's sake)是亨利对艺术的信念。他认为,艺术不只是供人消遣的奢侈品,不只是追求形式与技巧的游戏,而是对生命的真实书写。早年,亨利曾以印象派的笔法描绘风景,但随着对都市现实的关注加深,他逐渐放弃了光影斑斓、色彩轻快的画面,转而采取更直白的笔触与色调。他所追求的,不是视觉的美,而是深藏于现实的灵魂。
亨利用画笔对抗虚假的浪漫,把城市中那些边缘而沉默的生命,定格在画布上,留下了人性赤裸的刹那。举例,他在一九一二年创作的《失明的西班牙女歌手》(Blind Spanish Singer),画中没有诗意的街头,没有梦幻的色彩,只有一位失明的女歌手,坐在凝重而单调的背景前歌唱。
画中女子,双手抚着一把简朴的结他,结他横放在膝上,嘴微微张开,仿佛正唱着一首古老的民谣。她的眼神空洞无神,那不是因为画家没有刻画,而因她是一名失明者。
但,亨利不曾以同情或怜悯的笔调描绘她,他笔下的女歌手坚毅、沉静,她没有泪水,没有哀求,她只是在唱,在向世界诉说自己的存在。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