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几次出差,发现酒店赠饮的矿泉水的瓶子上大都印着“珍惜水资源,带走半瓶水”的倡议。对此,我深表赞成。而“半瓶水”这个说法,让我想起“一瓶水不响,半瓶水乱晃”的谚语。这里的“半瓶水”指的不是矿泉水,而是那些学识不多却喜欢卖弄的人,典型如《夜航船》里那个吓得同船的小和尚“拳足而寝”的书生,高谈阔论,夸夸其谈,却把澹台灭明当作两个人,而尧舜反是一个人。
西楚霸王说“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在有些文人心中,有才华而不炫,亦如锦衣夜行。朱光潜曾写文章批评文人好卖弄,包括卖弄词藻、卖弄学识、卖弄才气,他还说“一般文学作者愈有才气,也就愈难避免炫耀雄辩的毛病”。如此说来,卖弄不是“半瓶水”的专利,饱学而好卖弄的不乏其人。古人说“学无止境”,哲人告诉我们“知道的越多,才发现自己不知道的更多”,在自我提升这件事情上,似乎很难确定什么时候算是把自己这个“瓶”装满了。
而今天这个时代又是个鼓励自我表达的时代。尤其是互联网的兴起为个体才华和兴趣的展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这几年,我在短视频平台关注了几个才艺播主。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表演训练,初开播时,唱得怯生生,说得也不顺溜,或许连“半瓶水”都算不上,只能算“瓶底子”,但就在尬舞尬聊尬演的坚持中,他们渐渐找到了自信,越秀越像样,俨然变成粉丝众多的小网红,摆脱了“吴下阿蒙”的印象。当然,这个过程是艰难的,既要有对自己的信心、深耕赛道的恒心,还需要有接受网友的意见并努力改正的虚心。
因此,即便真的只有“半瓶水”,也不必过于自卑,更无需为避免“乱晃”的讥讽而压抑自己,在自我沉默的漩涡里越陷越深,要知道,这“半瓶水”和喝了一半的瓶装水一样值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