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过眼录/《香港文学》四十年\刘 俊

2025-07-15 05:02: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一九八五年一月五日《香港文学》创刊──此时距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中英两国政府首脑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刚刚过去一个月。在《中英联合声明》中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起恢复对于香港的主权,香港回归正式进入倒计时。

  《香港文学》在这样的背景下创刊无疑具有重大意义:香港历史即将进入一个“新时期”,香港文学也将同步开创一个“新纪元”。《香港文学》就要因应着这样的“新形式”,承担起相应的文学/生产功能。如今有着四十年历史的《香港文学》已充分证明,它很好地承担起团结作家、繁荣创作、立足香港、面向世界的文学功能,在香港文学的发展历史上发挥了巨大而又重要的作用。

  四十年来共有四位总编主持《香港文学》的工作,无论是刘以鬯的开拓之功,还是陶然的深化之效等,他们都共同为《香港文学》的丰富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在他们的主持下,《香港文学》不但成了香港作家施展才华的平台,也成了展现世界华文文学成就的载体。四十年前刘以鬯在《香港文学》发刊词中设想的几大目标──让《香港文学》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让《香港文学》成为世界华文文学“文学链”的“节点”;促进香港文学水平提高;为世界华文作家提供发表园地;广泛团结作家──都已实现,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香港文学》在与内地文学沟通、利用新媒体优势、开展多元文化推广、培养青年作家等方面,还取得了远超当初预期和设计的成就。

  四十年的《香港文学》,已足以从文学生产的角度呈现出香港文学的独特风采,也具有了从一个特殊维度勾勒香港文学史的充足容量。“香港与世界:文学香港与《香港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正是回眸四十年《香港文学》的重要举措。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