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很多跑步爱好者,全年都有大大小小的跑步比赛,吸引本地及外来者参加。然而,要举办马拉松(全马)或半马拉松(半马)赛事其实并不容易。现在香港每年惯常举行的两项大型跑步比赛,包含全马、半马及十公里赛事。全马及半马都要在晨曦之前开跑,在中午前便要结束。究其原因,有关赛事都必须经过好些主干道路,主办机构需要向政府部门申请封路。赛事时间若持续太久,便会影响其他市民使用道路。其他城市的全马及半马赛事,可让跑手在六小时及三小时内跑毕全程,但是香港一般要求跑手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业余跑手相对有较大压力。另一方面,香港的平坦跑步路径有限,全马或半马都需要经过海底隧道及高架天桥,上斜及下斜坡的路段对跑手亦是极大挑战。由是,一段临海而平坦的跑道,对跑手便有很大吸引力。
七月已经踏入夏季,本来并非跑步比赛季节,但是热心团体在七月六日举办“回归跑”比赛,即庆贺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八周年,赛事副题则是“迎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可谓一举两得。赛事主要包括二十一公里的半马,以及十公里和两公里的“健康跑”。我原本打算今年底再参加赛事,但也被“回归跑”吸引而参与半马。
我们在早上七时从马鞍山运动场起步,虽然天文台正悬挂一号风球,但其实天朗气清,而且更有“酷热天气警告”。超过摄氏三十度跑步并不理想,然而参加者的热情更甚于炎热天气,跑手各自佩戴装备:太阳眼镜、帽子、防晒手袖,一应俱全。赛事前半部分主跑马鞍山海滨长廊,靠近屋苑之处较多树荫,跑来不致太吃力。跑至大围再折返回程,于对面岸经过沙田马场的路段没有任何遮蔽,猛烈阳光照射下跑步确实辛苦。我边跑边行之下,总算以两个半小时完成赛事。结果并不重要,参与“回归跑”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