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食 色/销魂黄金甲\判 答

2025-07-22 05:02:1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说到猪油渣,在全国各地的餐桌上大概都会见到足迹,酥酥脆脆,带着足量荤香,是人类接近脂肪最放肆的方式。但如果你跟一个贵州人说,对方怕是先微微一笑,再郑重其事端出一碟周身金黄,小巧见方的玩意儿,“这,才叫脆哨。”在当地,它们绝不是普通油渣,而是终极进化形态,是饮食江湖里雷厉风行的狠角色,让平平无奇的餐食瞬间封神。

  脆哨其名,直白坦荡。入口瞬间,牙齿咬合,“咔嚓”一声响,像极了撩人的哨声。论真身,原是最不起眼、常被嫌弃的五花肉边角。幸亏有厨师妙手回春,将丰腴的油脂切成骰子丁,小火慢煎,等油脂丝丝渗出,肉丁缩水变小,颜色由白转黄,再转至油亮的浅棕,魔法便马上完成。在这个关键节点,要淋入甜酒酿、酱油、醋等调料,去腻增鲜。一转眼,不起眼的肥膘就脱胎换骨,成了身披黄金甲的“战士”,杀伐果断,没人不敬它三分。

  那为何脆哨能在贵州称霸这么多年?原因无他,只因太百搭。这是粉麵们的黄金搭档,走进任何一家面馆,都免不了跟脆哨来回“过招”。再加上近些年,曾经的猪膘已被肥瘦肉代替,就更没理由忽视它的存在。一碗热腾腾的粉麵,无关荤素,都要撒上一大勺脆哨去画龙点睛。等它到位,滚烫的汤头才有了活着的感觉,这时的脆哨,同时夹带了肉香和油脂爆裂的爽感;再吃几口,吸收了汤汁,即时的鲜辣,脆、软、嫩、鲜,在口中全方位爆炸,朴素的碳水立刻升级为“黯然销魂”,直击人心。它们总能在清淡和浓烈间形成丰富的反差口感,所以哪怕单独作蘸水、跟炒饭炒菜共存,也一样“天花乱坠”。在贵州,可以没有山珍海味,但不能少了脆哨相伴,有了它,才有了精气神。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