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湾区听雨/都市咖啡香\黎 园

2025-07-24 05:02:1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如今在华南的街头巷尾,星巴克悄然换了一种模样──不再只是手持杯测的匆匆步履,更多了伏案疾书的专注身影。当“星子自习室”的招牌在广州北京路的骑楼下亮起暖光,当深圳科技园的门店里插着共享书签的书籍在长桌间流转,这家以咖啡为媒的连锁店,正悄悄重构着都市人的“第三空间”。

  周六上午的广州天河城门店,有学生已经占好了靠窗的位置。晨光透过百叶窗在练习册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手边的冰美式还冒着细汗,却不及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更让人安心。“以前总在图书馆抢不到座,这里的环境更舒心。”高二学生小林笑着,桌角的温水壶被店员添满,水汽氤氲里,竟有了几分“家”的松弛。

  咖啡厅里面默许各取所需,在深圳福田的一家门店,退休教师陈阿姨正用放大镜研读《红楼梦》,对面的程序员敲击键盘的节奏与她翻书的频率奇妙合拍。长桌中央的共享书架上,《人类简史》旁压着本手绘漫画,扉页里夹着前读者留下的便签:“第三十七页的星空画得像极了深圳湾的夜晚。”这种不期而遇的联结,比任何营销话术都更动人。

  有人说,现代城市最缺的不是咖啡馆,而是能让人“安心待着”的角落。当咖啡厅增加了自习室,当咖啡的香味钻进书页,当冰咖的凉意驱散了燥热,那些曾在写字楼里紧锁的眉头、在出租屋里堆积的焦虑,似乎都能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慢慢舒展。

  当商业空间开始懂得“留白”,当咖啡香愿意为墨香让路,我们突然读懂:最好的“第三空间”,从不是刻意营造的精致,而是允许每个人在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与温度。就像此刻,窗外的霓虹与室内的暖光交织成画,有人合上书本起身离开,带走的不仅是咖啡因的余韵,或许还有那句藏在便签背后的话:“在这里,连时间都变得温柔了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