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乐问集/任重道远的香港艺评\周光蓁

2025-07-28 05:02:0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周本栏提及北京举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评协)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附图),笔者有幸参与三天会议,与二百多位来自各省市专家代表交流,首次感受作为香港代表,既分享香港文化艺术评论范畴的现况,也学习内地艺评同行的报告与心得,受益匪浅。

  作为新丁,首先感到莫大荣誉的,是评协作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文联”)的十四个协会之一。“中国文联”成立于一九四九年七月,即新中国成立前夕。我们熟识的中国音协就是创会协会之一,而成立于二○一四年的评协便成为最年轻的一员。最近举行的大会,选出第三届主席、副主席及理事会理事等。

  “中国文联”七十多年历史,担任了国家各文艺团体的龙头组织。笔者撰写《中央乐团史》经常读到该会及音协的重要政策指引。其中印象最深刻是一九七九年“中国文联”第四次代表大会,特别是各讲话中的这一句:“这次大会,是全国文艺工作者在新长征中的第一次盛会。”说此话者正是改革开放总工程师邓小平。

  二○○○年前后,笔者有幸拜会时任“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多次到府上求教中央乐团成立过程。团史首发时,已改任该会名誉主席的周先生冒着严寒莅临,还作即席讲话,之后更为团史北京版《凤凰咏》亲笔题字,恩德永记。

  正是怀着上述认知,笔者以香港乐评身份踏进北京友谊宾馆会场,分组讨论介绍香港艺评,以及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国家定位等,与各代表交流,强烈感觉同行专家、教授们的兴趣,尤其是广东省乃至大湾区代表们。能够为他们提供讯息,与有荣焉。

  尔后获选为一百多位理事之一,未来五年任期,任重道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