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飞北京的航班上,除了像我这样去“搬砖”公干的商旅客,其他游客大多是年龄尚小的孩童,既有前往北京参观首都的港人孩子,也有结束在港夏令营返回的北京小朋友。坐在侧后方的港人孩子带着耳机,似乎正在听课,正后方的一对北京小姐弟则是妙语连珠,不断聊着天回忆在港旅游的精彩瞬间。北京小朋友显得知识渊博,谈古论今,香港小朋友则更沉默细致,看起来颇老成。飞机降落后,北京与香港的观感差异,与小朋友们给我的感觉也很类似,北京更偏重于宏大叙事,香港更具体而微。
我已有十馀年没来过北京,但北京二环内给人的感觉仍与以往类似,正红色的宫墙环绕着紫禁城,青色的四合院星罗棋布在二环中,大大小小的胡同如同毛细血管串起了内城。只有远处高高耸立的摩天大楼“中国尊”,给人以别样感受。走到长安街,古都历史的宏阔感更显,再多的游客,在偌大的天安门广场上,都显得渺小。爬上景山公园的小土坡,故宫博物院的内外,挤满了参观的游客。整座城市如一幅巨型的画卷,摊开在华北大地上。酷暑的天气,地铁一二号线沿线车站中少了港味的“冻人”空调冷气,也少了点遍布的扶手电梯,以及中环、荃湾这种建立在天桥上,连接着写字楼、住宅区与商业区的立体城市布局。香港则对应少了北京各类产业协同发展的均衡活力与广袤壮阔。北京在宏大之余兼顾着烟火气与“霸气”,香港则是在精致的同时又有着“分寸感”,两座城市各有特色,共同组成这个国家中十分璀璨的都市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