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踏足北非,却对北非有很多浪漫的想像:阳光从天空高处洒落,铺满城镇白墙,晒得市集上的香料更浓烈;那些名字听来近乎诗意的小城──开罗、马拉喀什、哈马马特──像是藏在古老语言深处的音节;骆驼走过沙丘,拖出一条一条渐褪的足迹……
瑞士艺术家保罗.克利(Paul Klee)于一九一○年代前往突尼斯的旅程,及其后留下的画作,或许是对我这份想像最温柔的证实。一九一四年,克利与好友奥古斯特.马克、路易.莫伊耶,一起从瑞士出发,穿过法国南部,再搭船横越地中海,抵达突尼斯。那是一趟艺术朝圣之旅,他们白天在市场与街头素描,夜晚在月光下漫步、写诗,或听歌。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克利画下了《哈马马特的清真寺》。
这幅画表面上看来简单,水彩与铅笔,描绘了突尼斯沿海小镇哈马马特的轮廓,一座清真寺静静矗立,天空中透着光。画面下半部则抽象化成几何色块,红与绿、黄与紫像民间织布的纹理。这种颜色对比,正如克利自己所言,是他与色彩“合而为一”的时刻,他写道:“色彩占据了我,我是它的一部分。”
克利画完这幅画后,不久便结束旅程返回欧洲,但这趟旅行改变了他。在突尼斯,他第一次明白色彩不只是表面的呈现,而是情感的语言。画作下方那如手工纺织品般的色块,不只指涉哈马马特的真实街道,更传递了一种难以覆製的快乐。那是一种阳光穿过窗帘、灿烂洒落的快乐。
对克利而言,北非不是地理上的地点,而是感官被重新点燃的时刻,是在某个午后突然被赋予的美学意义:地砖的花纹、太阳下的人影、哈马马特的天空、杂货店的叫卖声、街角的歌者等等,全都是美与情感的综合体。
终有一天,我会到北非一趟,但在这之前,我暂且透过克利的画作去想像它,而它也成为了我心里一个快乐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