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食 色/台味四神汤\判 答

2025-08-06 05:02: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台湾夜市的热闹,从来不只是鸡排和蚵仔煎的天下,如果你肯绕过香气扑鼻的卤肉饭摊,抗住牛肉面那浓浓的诱惑,往巷尾的灯下一瞥,准能撞见一口“咕嘟咕嘟”冒泡的大锅──里头的四神汤就好比一位默默守护你的“养生暖男”,用朴实无华的真心相伴左右,在你需要时,悄悄治癒那些烦闷和伤痛。

  说起四神汤的身世,还要先从名字破题。所谓“四神”,可不是庙里供奉的关公妈祖,而是莲子、芡实、山药、茯苓这四位食疗大将,加在一起仿佛现抓的药包,可一旦入了汤锅,立马成为滋味担当。早年台湾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湿热气候让“祛湿健脾”成了全民主流,四神汤便应运而生,不仅能调积食,还可解油腻,药材变食材,简直是大餐后的“赎罪券”。

  熬一锅正宗的四神汤,“江湖规矩”还不少。猪肚或排骨先滚水去腥,再与“四神”同煮,小火慢炖数小时,汤色要从清澈逐渐转为乳白,药材的灵气跟肉脂交融,整锅浓而不浊,才算一场和解完成。别忘了先喝汤,再吃肉,舀一勺入口,茯苓的甘甜,山药的绵密缓缓在口中铺开,接着是莲子的粉糯和芡实的余韵,一路暖到胃。至于那块猪肚,此时最“华美秀丽”,吸收了汤汁的精华,口感像绸缎嫩滑,内里却还留一丝韧劲,配上汤中的甜,简直像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听了一场大师交响乐,震撼得服服帖帖,再细嚼两口,竟能吃出几分“禅意”。

  如今养生风潮当道,四神汤发展得更是出神入化,四员大将坐镇,有人加米酒增香,有人用红枣续甜。没喝过的总觉得是误入了药材行,要真亲身一品,才能悟出古早味的真谛。看阿婆拿起勺子在锅里一转,左半圈,右半圈,就这样捞起了半勺故事,半勺人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