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古闻港食/赤豆黄鱼粥\萧欣浩

2025-08-06 05:02:2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到深圳跟好友吃老派上海菜,先上“外婆红烧肉”,汁浓挂肉。“鸡油蒸黄鱼”,肚剖开边,嫩滑清鲜,鱼汁浇饭,更胜鱼汤。

  黄鱼,即黄花鱼,家煮肆烹,各师各法,清代《清稗类钞》有“食黄花鱼”一条,谈到黄鱼多种煮法,说:“黄鱼或醋搂,或酒蒸,或油炒,以之入馔,闽人皆呼之曰‘瓜’。而滨海之地,终年皆有之。”“搂”解聚合,即煮鱼时以醋、酱为汁,相近者有现代的糖醋黄鱼、西湖醋鱼。黄鱼黄酒蒸,或煎封、炒球,都是常见的做法。

  黄鱼不独单吃,还可冒充蟹肉,《清稗类钞》记“假蟹肉”一条,提到:“假蟹肉者,以黄鱼煮熟,取肉去骨,加生盐鸭蛋四枚,调匀。先将鱼肉起油锅,泡以鸡汤,将盐蛋搅匀,加香蕈、姜汁及酒,食时酌用醋。”黄鱼煮熟取肉,先油炸,令外表稍乾。浸鸡汤入味,使肉湿润,后加生咸蛋拌匀,蛋白添滑,蛋黄似膏。现代改良为蒸熟的版本更好。

  明代《普济方》有“赤小豆粥”食谱,专“治水肿”,也用上黄鱼,材料为炒焙赤小豆、切片樟柳根头、细切黄鱼生、细切猪腰、烧盐少许,做法如下:“先将赤小豆煮滤去滓不用。将豆、樟柳根头、大白陈米煮粥,若得大樟蓼同煮尤妙,无亦可。候粥七分熟,却入黄鱼与獖猪腰同煮,觉鱼与猪腰皆熟方入烧盐吃之。不过月立愈。病轻者其效尤速。”赤小豆、樟柳根头先煮粥,后加黄鱼、猪腰同煮,熟后加烧盐调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