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竹门日语/真 相\简嘉明

2025-08-08 05:02:0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真相,畀你知道又点?”

  这句话近期掀起了全城讨论。无线电视的资讯节目《真相猜.情.寻》虽已播完,但当中提及的案件,除了引起大众旧事重提的兴趣,也令许多市民希望凭进一步调查,尽量还原事件的真面目,找出真相。

  这现象是合理的。除了因为该节目由电视台新闻部主理制作,还有甚具观众缘的新闻从业员坐镇主持,能予观众专业认真的感觉,认为值得追看,并将节目内容作为茶余饭后及线上讨论的话题外,另一原因是人的本性具求知的欲望,所以渴求真相。

  一切知识学问,最初都是由人类的好奇心引发。例如看到天上的月亮,就算小孩也会对那里的真实环境感到好奇。若以轻松的方式看待未知,就会出现“嫦娥奔月”的传说,但人类却永远只晓得月亮是夜里的一个遥不可及的发光体;相反,若以严谨的态度处理,一直寻索,就发展出太空科技和天文物理学,人类才能不断增加对月球的认识,甚至要太空人登月,以求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地球的文明,若不是历代皆有人锲而不舍地想揭开种种谜团的真相,也不会出现我们今日置身的世界。由此可见,寻求真相不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

  纵然从生活经验可知,许多事理人情,由于时间流逝、证据消失、当事人隐瞒等因素,真相可能永被埋藏,许多问题亦始终找不出答案。然而真相大白,固然大快人心,但即使没有结果,却往往在思考、探索、讨论和研究的过程中,已有效促进人们了解、学习、反思、改善和进步,有时表面上看似徒劳无功,实际却得益匪浅。

  过去不能改变,但来者可追。以“知道又可以怎样”去抹杀别人追寻真相的价值,真不知是对事情没有兴趣还是不想面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