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十八弯/历史洪流下的人性微光\关 尔

2025-08-12 05:02:1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取材于侵华日军真实罪证影像的电影《南京照相馆》,巧妙地以“照片”为媒介揭开被战火掩盖的真相,又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小人物在历史洪流中的伟大抉择,将这段浸透民众血泪的国殇记忆呈现在观众眼前。

  当年,日军的铁蹄踏碎南京城的宁静时,吉祥照相馆里聚集的那群普通人,起初不过是乱世中最朴素的求生者──邮差阿昌为保命冒充冲洗工,照相馆老板老金只想护住妻儿和一屋器材,戏班出身的毓秀藏着对安稳日子的细碎期盼。但当显影液中浮现出日军屠城的狰狞罪证时,求生的本能逐渐被良知的刺痛取代,这群平凡人在恐惧中果敢地站起来,完成了从个体自保到群体觉醒的蜕变,生动诠释着中国人面对家国危难时,那刻在骨子里的不屈风骨与坚韧底色。

  影片中,还有诸多细节彰显着人性微光的力量。与妻儿离别前,为让年幼的女儿记住祖国的模样,老金在照相馆里拉下一幅幅背景布,万里长城、黄鹤楼、西湖等祖国的壮丽山河呈现在大家眼前,众人哽咽着齐声喊出“大好河山,寸土不让”。这一幕如重槌直击人心。

  《南京照相馆》用这些小人物的故事告诉我们:伟大从不是高不可攀的丰碑,人性的光辉往往在最平凡的生命里闪耀。在那段沉重到令人窒息的历史中,正是无数如微光般的小人物,用勇气与良知汇聚成照亮黑夜的熊熊烈火,让我们看清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与顽强的生命力。

  当片尾字幕渐隐,历史照片里南京城的断壁残垣,与今日梧桐浓荫下的街景温柔重叠。走出影院,望着车水马龙的繁华世界,才更能深切体会,那些在照片里未能等到抗战胜利的面孔,那些冒死保存罪证的普通人,他们拼命守护的“美好未来”,正是我们此刻低头可见的人间烟火、触手可得的平凡日常。这交织的光影里,藏着跨越时空的承诺与回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