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文艺中年/影视“荔枝”的异同\轻 羽

2025-08-13 05:02: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马伯庸小说的读者应该乐极了。《长安的荔枝》电视剧前两个月收官不久,电影版旋即在暑假公映,观众可以将小说文字与实体影像互相参照,加深了解原著主人翁李善德所面对的人生困难。

  电视剧与电影虽然同属镜头下的作品,但是二者的性质、拍摄手法,以至与观众的关系,都有着不同的效果。刻意要将二者互相比较,实在没有太大必要。然而,假如先后观赏了电视及电影版本,观众对《长安的荔枝》的演绎方式作出对比,怎也会增添趣味。

  电影版由大鹏编剧、导演及亲自饰演主角李善德。电影全长约两小时,基本上按照原著小说以直线叙事形式而行。前一小时从李善德被“荔枝煎”与“荔枝鲜”受骗开展故事,至他到达岭南试验运送荔枝,过程惊涛骇浪,进展流畅。余下一小时篇幅讲述李善德回到京城要求各级官吏协助运送荔枝,并与右相杨国忠互相交接,最后结局大致都与原著相同。

  作为两小时电影故事,镜头下古代的长安、岭南,以至运送途程的风光景象都甚为耀眼。好些场面亦有风格和韵味,例如李善德答应妻子从岭南带回木棉花,尾声时李善德策马奔驰而木棉花飘散空中;另外,杨国忠每次于大佛寺亮相,偌大的佛像作为背景,既似看透世情,佛眼亦似看穿炎凉世态。这些场面都是电影应有的元素,让影像辅助述说故事。电影篇幅足以述说该宗“不可能的任务”的完整过程,但是角色的明确个性和感情关系,无可避免地难以深究。

  相比之下,三十五集电视版的角色关系较能深化。例如波斯商人苏谅和荔枝园侗女阿僮,前者是一个乱用成语的长者,后者是性格刚烈但情深款款的少女,二人与李善德都建立了深情关系,对运送荔枝的成败亦产生重要影响。至于岭南刺史及其下属书记,电视版角色有颇重戏分,电影版则成为配角。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