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一位年近八旬的朋友去年十二月骨折,入院治疗后回家康复,开始了长达八个月的漫长历程,还不知何时是尽头。他不能打石膏或骨钉,只靠卧床静养。起初吃饭、如厕都需别人帮助,家人特地买了专用床,按钮可升高、降低。病情好转后,为了让老人家舒适些,家里折腾安装地暖。本来觉得骨折好了就不用专用床了,没想到发现家里原来的床螺丝等部件都已生锈、老化,于是又买一张新床。不巧家里燃气灶又坏了,请人上门修理花了五百多。老人家最近又腰部作痛,据他太太说是打牌坐的时间太长引起不适。总之,说起来一地鸡毛,没完没了。
老人的健康问题还有比骨折更严重的。父亲另一位朋友因腰疼查出骨髓血管瘤,正用标靶药化疗。开始每周两次,现在两周一次,每次全价超过一万元人民币,幸好他是退休教师,医疗保险较好,自费每次只要付一百多。父亲安慰他总算能找到特效药,且经济方面还负担得起。但老人自述每次化疗人很痛苦,身心都受到折磨,还不知将来效果如何。前几日表妹的公公又因肺部问题去世,还不到七十岁。
年岁大了,“风烛残年”,稍有风吹草动可能就会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这也无可奈何。而且,老人整天听到的都是故人身体欠佳甚至不幸去世的消息,对心情想必也有负面影响。所以,想得开、活得通透对年高体弱者来说尤其困难。对还未进入老年的,以人为鉴,培养对他人的同理心、同情心的同时也可以早早为自己跨入老年做好财力、体力和心理等各方面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