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食 色/漂流加州卷\判 答

2025-08-20 05:02:2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加州卷”这个东西,说是日本料理,日本师傅们听了可都会皱眉;说它不是,现在又堂而皇之躺在很多寿司菜单里,就连名字本身,都是一个谜团。它的故事确实曲折,像一个都市传说,也像一部移民奋斗史,只有听过之后才会感慨,那看似“不正宗”的背后,其实是一次食材“革命”和跨越了文化、肤色的大胆突破。

  故事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温哥华讲起。没错,不是东京,也不是名字里的“加州”,而是加拿大那个一到冬天就湿哒哒的太平洋港口。当时一位移民到此的日本厨师开了家料理店,却没法找到跟家乡同等水准的寿司渔获,再加上当地人对吃鱼生这件事敬而远之,于是灵机一动,换成口感相似的牛油果,配以煮熟的蟹肉和黄瓜,最后用反捲的形式把海苔裹在里面,将米饭露出。既没有生鱼肉,又满足了大家对“异国料理”的幻想,很快就在当地走红,红到美国加州的食客将他的发明带了回去,又无独有偶“杀”回日本,成为如今响当当的一道菜。

  如此看来,抢了温哥华风头的“加州”,更像是一个宿命般的舞台,把原本就成型的剧目搬过来上演,竟名声大噪,反而从这里走向世界。但回头看看食材选择,可以说加州卷的成功绝非偶然,牛油果这个主角实在妙,绵密的口感恰好能匹敌鱼生的脂肪,且无任何腥气,蟹肉棒又填补了海味的空缺,配上米饭的清香和外层芝麻叠加的口感,对初次尝试寿司的人来讲,近乎是完美选择。走到现在,当初的加州卷反而成了“正统”,纽约有芒果和飞鱼籽的爆浆豪华版;新加坡人干脆裹上芝士焗烤,摇身一变就是“火焰卷”;首尔更是把醋饭换成紫米,再刷层韩式辣酱,认不出原样,只能说韩流诞生地,果然火辣不寻常。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