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每年暑期都会播出,这部名著里有一些数字很有意思,比如菩提祖师传授孙悟空的筋斗云能翻十万八千里,通常解释是其取自佛教经典《六祖坛经》中“十恶八邪”的隐喻,即“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去八邪,乃过八千”,十恶需行十万里,八邪需过八千里,既强调修行需克服“十恶八邪”,也暗喻“一念即达”的顿悟境界。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创作者”。前两天看到一个点赞过万的短视频,它解释说筋斗云十万八千里是《西游记》里很神奇的一个“高见”,因为人的一念为零点零一八秒,光速为每秒三十万公里,用光速乘以一念的时间,正好为筋斗云的距离。初听下来若不自己计算一下,很容易会被那位播主“忽悠”。对播主的“高见”实在不能认同,吴承恩这个明代作家要是在五百年前就知道光速,那他早已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科学家了。
许多解释看似有道理,其实都属牵强附会。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里,黄蓉问朱子柳可知孔门弟子共有几人?朱子柳回答,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黄蓉又问七十二人中有老有少,可知其中冠者几人,少年几人?那书生愕然,称《论语》未曾说起,经传中亦无记载。黄蓉便歪解《论语》里“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一句,称五六得三十,成年的是三十人,六七四十二,少年是四十二人,两者相加不多不少是七十二人。
《论语》原文描述的是理想中的春日郊游场景,与孔子的弟子数量并无关,上面的故事其实是金庸先生引自北齐优人动筒问国学博士的一个幽默笑话。而据隋代侯白编著的《启颜录》,有人还接着问到三千弟子后来都甚结果?答曰:二千五百都充了军去,那五百个做了客商。问何证?回答《论语注》有云:“二千五百人为军,五百人为旅。”只因两数加起来正好是三千人就作如此解释,这更像今天许多自媒体播主那般牵强附会的“高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