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从内地来港旅行,无论行程多紧凑都要挤出时间,去社交媒体上所说的“香港二次元圣地”─信和中心。我欣然同往,上次去信和怕是六七年前的事情了,故地重游应该颇为有趣吧。
踏入信和,第一感觉是这里的时间似乎凝固了─低矮的楼层,狭窄的走道,两边门面狭小,但塞得满满当当的店舖,和记忆中多年之前一样。
人也很多,有操普通话和英文的游客,更多的则是香港本地的年轻人,中学生模样的女孩,捧着刚买的K-Pop纪念品,跟朋友说说笑笑、眉飞色舞;高高大大的“胶佬”高举着一大盒高达模型,一边从人群中奋力挤出去,一边不断地向受影响的路人道歉。大家也都笑着让路,在这里“终于买到心仪模型,想要赶回家尽快开盒”的心情,无需多言,都能理解。
刚跟朋友分享说这里多年未有变化,朋友却笑着指向旁边一家灯光明亮的店舖。我定睛望去,在店舖里一大排Labubu,数十个未拆的盲盒整齐列阵成为背景板,最显眼的地方是被用透明塑料包装小心包起来的“限量款”和“特别版”,未有价格标签,想必是“海鲜价”。
没想到“打脸”来得如此之快,我也只能捂着脸,强行解释:卖的东西变了,但信和没有变:无论是二次元、模型手办、K-Pop还是Labubu,都是年轻人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