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西餐,就不能忽略香料。但范围实在太广,以至于我们一走进欧美超市的调料区,就会产生一种眩晕。拿欧芹(parsley)举例,作为入门难点,它最容易让人混淆。一片片小绿叶放在盘子边缘当点缀,仿佛是天生的配角,然而一旦镜头拉近,又总能“无声逆袭”,让整道菜都有了“不能随便吃吃”的底气。
欧芹跟我们常吃的芹菜同属伞形科,但远不如芹菜粗壮,只保留了淡淡的清香。想当年古希腊时期,这小撮绿还不是用来吃的,用它做成花环,戴在竞技比赛的冠军头上,象征着胜利和荣耀。细想想,叶子能被拿来当“金牌”,模样肯定不差。后来便发展成“驱妖降魔”,还能在医药领域显显身手,专治中毒等疑难杂症。说来有趣,人类的生死荣辱,竟然都跟一片细叶有关。它也顺势从神坛到民间,混得风生水起。
欧芹分两种,卷叶和平叶,前者长得好看,适合做装饰;后者味道上出色,也是大厨们用作调味的“万金油”。这是个非常有分寸感的家伙,绝不像有些香料那样咄咄逼人。取一束凑近鼻尖,清新的绿草味四下散开,就像细雨洗过的草地,还带着露水的温柔。入口咀嚼,有点甜又有一丝微妙的辛辣,后味是橘皮的明亮和微涩,得益于这复杂而不抢眼的调性,让欧芹成了“食材界社牛”,跟谁都能打成一片。
要我说,它的灵魂伴侣就是柠檬,跟海鲜一起出场堪称天作之合。经典的“欧芹大蒜黄油酱”应用率堪比我们的“老干妈”,从鱼到虾,从羊排到沙拉,就没它搞不定的菜。等撞上牛排,又能化身成另外一个“人设”,一块肋眼,旁边一撮欧芹,不光仪式感到位,也能不留痕迹,驯服厚重和肥腻。这就是欧芹,从不轰轰烈烈,却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