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馆藏撷英/“夫妇偕老”铜镜\閒 雅

2025-08-29 05:02:3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今日是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的传说为这日染上浪漫底色。古人常以铜镜赠予爱人,寓意“明镜照心”,映照彼此赤诚。天津博物馆收藏的一面明代“夫妇偕老”铜镜(附图),正是这般深情跨越时空的见证。

  这枚直径仅六点四厘米的圆形铜镜,形制简洁却意蕴绵长。镜背圆钮平顶,两道弦纹如涟漪环绕,钮周清晰铸有“夫妇偕老”四字楷书铭文。铭文字体朴拙,无繁复纹饰,正是明代中后期铜镜“重铭文、轻雕饰”的典型风格——彼时铜镜多为素面铸字,吉语寄托成为核心表达。“偕老”一词,源自《诗经.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千年诗句化为镜上铭文,道尽古人对白首不离的祈愿。

  明代铜镜虽不及汉唐盛名,却在世俗情感表达上独具温度。彼时商品经济勃兴,民间铸镜兴盛,镜铭流行“长命富贵”“五子登科”等吉语,而“夫妇偕老”更显私密情愫。此类铜镜或为闺中日常用具,亦可能随葬墓中。无论何种用途,皆是夫妻同心之愿的物质载体。

  明代铜镜的圆钮顶部磨平的处理,乃因铸造时铜汁从钮孔流入,冷却后需打磨平整。此法为明镜独有,与汉唐镜钮的圆弧造型迥异,成为断代的关键依据。此镜铜质白中闪黄,质地细腻,也是明代降低含锡量、增加锌含量的技术革新体现。

  天津博物馆所藏千馀面铜镜,串联起一部中国镜鉴史。这面“夫妇偕老”铜镜照见古人情感世界。于这方寸铜镜前驻足——它无声讲述的,何尝不是与牛郎织女同样的愿望:愿天下有情人,终得烟火人间长相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