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古闻港食/白菜家乡肉\萧欣浩

2025-09-01 05:02:2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好友三两,自山西交流回港,难忘当地优质食材,还有道道佳肴。相约中环,再谈晋港交流,尝内地食材。餐厅特制“醃笃鲜”,改用新鲜藤椒和藤椒油,辣味不重,反带清新,大锅上桌,分别堆叠毛肚、猪肚、鲜肉、鳝肉,嚼宽粉,喝辣汤,同样惹味。另上白菜炆豆腐,大白菜空运到港,产自山东胶州,软滑清甜,吃出当地的味道。

  大白菜煮法多,清代《清稗类钞》记“家乡肉”,细看做法,菜式其实不陌生,文说:“家乡肉,一作‘加香’,又作‘佳香’,盐渍之猪肉也。出金华者良,冬日上市,杭人每煮而片切之,以其汁煮白菜亦甚佳,亦有加笋煨之者。”“家乡肉”即醃火腿,家乡醃製,为肉加香,成品优质,用字取名都没有错。文中提到的盐渍猪肉,就是“金华火腿”,切片取汁煮菜,即现在的“火腿津白”。火腿炆笋、火腿笋汤,仍常出现。

  明代《普济方》另有一道“小品栀子汤”,专门“疗温热为毒,及肠寒外热内虚。”材料与煮法如下:“用栀子十四枚,豉一升,薤一虎口。以水四升,煮栀子并薤、白菜、肉、豉,煮取二升,分为三服,良。”栀子多作药用,有泻火清热功效,古时配白菜煮汤,具食疗作用,食用需依个人体质,得医师推荐最佳。清代《燕京杂记》有谈白菜制法,言:“以盐洒白菜上压之,谓之‘醃白菜’,逾数日可食,色如象牙,爽若哀梨。”大白菜略加盐去水,稍为发酵,即现时的醃酸菜,爽脆如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