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伏牛山/枣熟于秋\乔 苓

2025-09-03 05:02:2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在水果里,枣似乎不太受人待见:形容微不足道的小利,常说也就“仨瓜俩枣”;暗指小偷小摸行为,用的是“拔葵啖枣”;比喻学习时笼统地接受,则说“囫囵吞枣”。

  以前,姥姥家没有院墙,四周以几棵枣树为界,家里餵的几头牛拴在枣树下面。每年一到秋天,枣子们一下子“集体”成熟,经常落得牛粪上到处都是,捡起来洗一洗,可以生着吃、蒸熟吃,也可以晒乾留着冬天吃。这些枣虽然出自粪土,但吃起来一点不影响甘甜本味。

  老家有一个人外号“猴子”,比我父亲小几岁,他外表精瘦,尖嘴猴腮,据说从小上蹦下跳,像猴子一样不安生。十几岁时,“猴子”有一次趁一户人家外出,便与几个人一起翻过墙去偷枣,没想到落地的时候,恰好被一个石子硌了右脚,因为是去偷枣,猴子硌了脚也不敢跟家里大人说,耽误了几个月,家里人这才注意到他走路时一只脚总是“提”着走,再去医院诊治,已经耽误最佳正骨矫正的时间。因为贪吃几个枣,一个活蹦乱跳的“泼猴”从此变成了走路一高一低的“跛猴”。

  在发音上,枣谐音“早”,有人结婚时常和花生、桂圆、莲子一起摆放,寓意“早生贵子”。以前还听过一个故事,一位皇上想杀一个大臣,被皇后无意中听见,她想救下那位大臣,便命人送去一盒礼物,里面只装有一枚枣与一颗桃,暗示大臣“早逃”。小学时听老师讲这个故事,便想它一定发生在夏秋之交,因为以前没有冰箱、冷库这样的冷存设施,只有在夏秋接替的时间段,才会既有桃子也有枣子,若稍早或稍晚一些,枣、桃就凑不齐了。

  前几天看表兄发“朋友圈”,家里的枣又熟了,又大又红,一颗颗连在一起像稻谷一样压低了枝头。枣树熟了,这也是一个时间的信号,让人意识到才感盛夏,忽而已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