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艺加之言/中元悼歌\王 加

2025-09-10 05:02: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碟中画”《圣母悼歌》/《基督向圣母告别》

  上周末刚过中元节,想必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默默悼念的逝者。恰逢前天九月八日是十九世纪捷克作曲家安东宁.德沃夏克诞辰一百八十四周年,本周应景地分享一张由他谱写的《圣母悼歌》。这张双碟装黑胶是德意志留声机唱片公司于一九七七年灌录并发行,由捷克指挥家拉斐尔.库贝利克执棒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携手瑞士女高音艾迪丝.马蒂斯、英国女中音安娜.雷诺兹、波兰男高音维斯劳.奥楚曼和英国男低音约翰.雪莱.奎克联袂演绎的版本。唱片封套选择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洛伦佐.洛托的名作《基督向圣母告别》局部。

  作为宗教音乐最为普遍的创作主题之一,《圣母悼歌》的传承从帕莱斯特里纳、维瓦尔第、佩尔格莱西;再到海顿、舒伯特;最终由罗西尼和德沃夏克等人接棒。此曲最初的文本出自十三世纪颂扬圣母玛丽亚的赞美诗,内容包含对基督的哀悼和祈祷。而洛伦佐.洛托的画作《基督向圣母告别》则呈现了基督在前往耶路撒冷和受难前向圣母玛丽亚道别的场景。画作不仅巧妙地用室内外结合的空间透视增强了画面纵深感,暗色调的室内与被光影撒在身上的人物更强化了圣母面对道别的儿子那悲痛欲绝的肢体语言,似乎早已预见悲剧即将发生。画家在此作中能够明显看出深受拉斐尔均衡构图及柔美用色的影响,服饰色泽的质感丝滑且充满光泽,且画中橙色、黄色及深蓝色的三原色搭配让观者不自觉地聚焦主题。然而,画作并未采用当时最为盛行的焦点透视构图,廊柱非对称地往远端延伸也似乎预示着矫饰主义风潮的到来。出于正方形的版式设计所限,封套仅保留了基督告别圣母的人物桥段,背景拱门上方近三分之一的室内挑高空间均被裁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