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段已故埃及作家Nawal的视频,二○一五年她在荷兰一个现场讨论会上,听到主持人使用“中东(Middle East)”一词之后,打断了她。
Nawal说:“中东”是一个建立在殖民视角之上的词──因为相对于伦敦而言,印度处于很遥远的东方所以是“远东”,而位于伦敦和印度中间的埃及地区,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中东”。
Nawal说,按照这一逻辑,她以埃及为中心,去英国时会说自己去“中西”,去美国时则会说去“远西”。现场一片笑声。她继续说,大家觉得“中西”和“远西”好笑的同时,为什么没有人觉得“中东”和“远东”好笑呢?“那就是殖民主义,那就是殖民语言,我们需要语言的去殖民化。”话音未落,现场掌声雷动。是啊,没有“中东”,只有“北非”、“西亚”与“中亚”。
即使是在十年之后的二○二五年,我看到这条视频时,依然觉得振聋发聩、醍醐灌顶。想起从小学习的“哥伦布发现美洲”─“发现”这个词,不也是建立在欧洲的殖民视角之上,无视了早已祖祖辈辈生活在美洲的数百万原住民吗?
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正确的表述,应该称哥伦布为“第一位航行至美洲的欧洲人”。那种只有被欧洲人“记录”和“拥有”的地方才会因为被“发现”而出现在人类的历史之上的陈旧观念,是应该被丢到故纸堆中的傲慢与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