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想再加一问,与AI谈而无礼乎?有此一问,是因为看到一篇网文,提出和AI交谈时,不必说“谢谢”。这是因为,对于人类而言,说一句“谢谢”“不客气”,几乎没有任何成本,轻轻松松就完成了礼貌的社交。但AI对人类指令的每一次回应都要消耗算力,而算力的背后是能源。有人测算过,当你对AI说“谢谢”,AI回复一个“不客气”便用掉零点零零零三度电。这个数字看起来极少,却需考虑到AI用户极多,积少便成多,况且发电还要用水,如此算来,AI这句“不客气”还真不便宜。
那么,与AI交往时,我们都充大爷,颐指气使,杜绝礼貌用语?且慢,能源账之外,还要算智能账。AI是在学习中成长的,而我们与它的每一次交流,都可以给它提供学习机会。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餵”给AI什么,AI就会变成啥样;我们怎么对待AI,AI就会怎样对待我们。一句“谢谢”,于我们而言,是习惯成自然的礼貌,对AI来说,不仅是一份自我塑造的语料,而且是一次积极的正向反馈。和人类一样,正向反馈有助于AI“身心健康”,或者说,以更高质量以及我们更感舒适的方式提供服务。
这让我想起人类学习礼仪的过程。每个人都是赤条条来到世上的。习得任何规矩、礼仪,都要经历调适的过程。很多人小时候可能因为“不叫人”“不应声”“没规矩”而受到父母批评,等到成年之后,才知道养成见人问好、积极应答的习惯,以及下意识地使用“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有多么重要。AI发展的路与人的成长相仿,只不过它把人类千万年走过的路浓缩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而我们每一个和它交流的人,都是它的“AI生导师”。对社会新成员AI,还是待之以礼吧。这样,对它,对我们,对未来,或许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