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竹门日语/“聪明药”\简嘉明

2025-09-12 05:02:2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看球赛时,被拍到咬着一颗蓝色小药丸,旋即惹来公众揣测。有人认为那只是一颗普通薄荷糖,用来提提神和清新口气,不必大惊小怪;也有人把照片放大,指出按颜色形状而言,很可能是名“阿得拉”(Adderall)的“聪明药”。

  想起求学时期,尤其在应付公开考试的阶段,父母都会在家中常备保健品给我提神醒脑。那年代流行瓶装鸡精,一盒六瓶。厚实玻璃瓶中的饮料,是酱油般的黑褐色,有点鹹,不好喝,但为了让自己有更好的状态温习和考试,我都会按剂量指示服用。此外还有蜂王浆,我也不知它有何功效,只知那是常在电视广告出现的补健品。蜂王浆是安瓶装的,每支尾指般长,要先用货盒内附的粗粒沙片在瓶嘴附近鎅一圈,再用阴力将瓶嘴掰下来。那过程既不能捏碎安瓶,也要小心被割口鎅伤,过程完全体现了补身和考试一样,都没有不劳而获的道理。那时妈妈还会买维他命C给我吃,助我加强抵抗力。然而当时我最想要的,是《多啦A梦》(叮当)中的法宝“记忆面包”,当然也幻想过如有即时让自己变聪明的灵丹妙药就更好了。

  现在世上真的有“聪明丸”了,却似乎要让使用者付出代价,以长远健康作等价交易。为提高工作和学业表现而服用“阿得拉”,在外国已不是新鲜事,可是那其实是用来治疗注意力缺乏或嗜睡症的精神科药物,即使有助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从而提高大脑警觉性和专注力,却不像吃一般保健品那么简单,而是等同滥用处方药物,对可造成的身心损害实在不容轻视。幸好现时香港对精神科药物的规管十分严格,坊间仍未出现明显滥用各类“聪明丸”的趋势。失去健康,聪明也没作用;与其拿健康作赌注,不如简单吃片薄荷糖提提神就算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