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参加了一年一度的系主任培训。大学美其名曰“静修”(retreat),在学校高尔夫球场的客厅而不是会议室进行,但究其根本还是工作。话题从课表安排到与学生会合作,从培养同事到AI教学,基本都在讨论“软技能”,和往年各部门代表前来指导怎么看财务报表、评职称的“硬技能”输出不同。这样安排能引导大家反思“大”话题,可是也让人感到系主任的情感劳动负担又加重了。
这点在谈到打造“系文化”时尤为明显。主持人发了张讲义,上面按绿、黄、红三竖排列出一系列特点,让我们按本系情况打钩、算分。绿栏代表健康,主要表现有:同事间相互尊重,重视教学创新,积极讨论科研课题,分担任务,透明度、公平性和开放度高。黄栏代表警示,包括学生进步太小,教授晋升不顺,系里矛盾多,缺乏共同目标等表现。红栏代表“问题”,比如出现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压制弱势群体,系务受阻、无法推进,无法雇用、留住优秀教授。
当然,这是自评,不用把系里的“髒衣服”公诸于众。不过“全班”讨论如何打造正能量的系文化时,还是能听到一些同事的不满。大家都明白,系的大小、历史长短都影响了各系独特的风格和氛围,但文化的产生显然不是系主任单枪匹马能说了算的。对那些初出茅庐,第一次担任系主任的同事来说,这个任务尤其艰巨。即便是老手也能体会到“中层干部”的窘困。一言以蔽之,权力不大,责任繁多,空有名号没有实惠。有责任心和服务精神的系主任也只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