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瓜 园/老 歌\蓬 山

2025-09-19 05:02:2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吕方有一首歌唱道:“人说情歌总是老的好,走遍天涯海角忘不了。”其实,“情”字都是多余的。老歌怎么那么好听呢!会瞬间被代入不同的旧时光,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台北、八十年代的香港,或是九十年代的广州和北京,街头熙熙攘攘,霓虹闪烁,却是不同的色彩和气息。

  我自信并不古板,而且刻意地警醒自己不要太落伍。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像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习惯于唠唠叨叨。当然不必在口头上念叨“一代不如一代”,但心里却也会抱怨,菜没有菜味,肉没有肉味,西瓜没有以前甜,河水没有以前清,歌曲没有好旋律,电影没有好故事——只剩下各种浮夸炫技、塑料特效,和一堆故作高深的先锋实验,看得莫名其妙,既没有欢笑也没有感动。

  是岁月磨钝了我的直觉,还是反而把它磨得太锋利了,利得近乎苛刻?又或者,这个世界真的在不知不觉中抛弃了那些需要慢品的东西,譬如一段百转千回的旋律。每当听到许冠杰的“命里有时终须有”,或是汪明荃的“万水千山总是情”,尽管我并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却总能有感同身受的共鸣,一股惆怅噎满心头。

  可转头一看,○○后的年轻人,似乎仍然洒脱地享受成长和生活。在我看来有些如砂砾般的音乐和幻灯片式的电影,他们却觉得很酷。他们能在一片喧嚣中捕捉属于自己的节奏,在光怪陆离中自得其乐。

  是不是自己年轻时,更老的一辈人也是如此感叹呢?也许每个时代都在同时演奏两首歌:一首是年轻人轰轰烈烈的未来进行曲,一首是年长者低徊婉转的怀旧挽歌。而我们最终都会从唱前一首歌的人,变成听后一首歌的人。今天的年轻人,也正在创造属于他们的“老歌”,有朝一日从中“打捞”他们的青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