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推出“扫街榜”,引起很多关注。如果说榜单也有“榜设”,“扫街榜”的“榜设”应该是“AI+真实”。榜单以用户真实行为数据为基础,又经过人工智能处理,对数据真实性进行确认。
喜欢网络文学的都知道,面对海量的作品,手里没几个类型“标签”实在不好选择,网上潮水般的吃穿住行信息,没几个靠谱的“榜单”也让人挠头。榜单越来越多,难免就有注水注出来的,刷分刷出来的。相信榜单不仅不能避雷,有时反而更容易踩雷。对此,只好长叹“全网苦榜单久矣”,然后提醒自己“尽信榜则不如无榜”。
榜单乱象怎么治?好榜单的公信力来自哪里?或许我们可以制作一张榜单的榜单,列出那些可信任的榜单,不过,谁又能保证这个榜单不陷入和前榜一样的困境呢?我以为,解铃还须系铃人。互联网推动的生活信息化过程中出现了新麻烦新问题,解决的最好办法还是把它交给互联网。高德推出“扫街榜”就是用“魔法打败魔法”,以用户的真行为给真用户的行为提供参考。当然,我很担心这个榜在运行过程中又被刷分、控评者污染,直至“榜设”崩溃,泯然众榜。
回想互联网刚兴起时,是一片多么生机勃勃的园地,新鲜的、真挚的、质朴的创意尽情奔跑,或许没有什么确定的方向,但给人以无限的美好想像。正所谓,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几十年来,亿万网友在这片园地里踩出的路交错纵横,又因夹杂了调皮捣蛋或故意使坏者的脚印,变得有些凌乱。
感谢大数据技术新手段,帮助我们找到那些真正通向目的地的大道小径。AI生成了许多“假”的东西,同时识别出许多“真”的东西。不过,更重要的是,还在于让更多的人在这片园地里更自由地奔跑,沉淀更多真实数据。因为,当真实数据的规模更大,每一个真实的数据的价值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