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古闻港食/紫苏汤泡饭\萧欣浩

2025-09-22 05:02:4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参与前辈的晚宴会议,到尖沙咀的商场吃潮州菜,滷鹅豆腐先上,炸粿碎鸽再来,冷热头盘,出色对味。主菜接上炒肉蟹、慢煮牛、冻马友、炸子鸡,各式煮法均见功夫,最后尝海鲜汤泡饭,另配炸米,软脆混合,吃出层次。

  明代《普济方》提到“砂仁散”,专“治小儿乳哺过饱、呕吐”,吃时可用泡饭调服。“砂仁散”由砂仁、白豆蔻、神麴、甘草等材料磨成末,然后“每服半钱,紫苏汤泡饭饮调下。”紫苏煮汤,再泡饭,煮法不难。记得吃泡菜时,偶有添紫苏幼丝点缀,啖饮清新,味道独特。

  清代《红楼梦》也有片段提到泡饭,故事提到吃饭时候,菜式呈上,有“虾丸鸡皮汤”、“酒酿清蒸鸭子”、“醃胭脂鹅脯”、“奶油松瓤捲酥”,外加热腾腾的“绿畦香稻粳米饭”。接续原文记载:“宝玉闻着,倒觉比往常之味有胜些似的,遂吃了一个捲酥,又命小燕也拨了半碗饭,泡汤一吃,十分香甜可口。”宝玉就是贾宝玉,吃了虾丸鸡皮汤泡饭,虾丸可现买、自制,鸡皮是块是丝,也没记载,现代人依材料重现,各师各法,吃得惬意就可。

  泡饭日常,融入语言更为生动,清代《清稗类钞》提到“苏州方言”,谈当中的歇后语,说:“‘閒话多仔饭泡粥’。閒话,言语也。饭自饭,粥自粥,以饭泡粥,则既不成饭,又不成粥,喻人之语多无用也。仔,语助辞。”看原文不难理解,多说閒话的人,内容大多是“水分”,像用饭来泡粥,终归“什么也不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