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艺加之言/钢琴前的格什温\王 加

2025-09-24 05:02:2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碟中画”《格什温全部管弦乐和为钢琴及管弦乐所作曲目》/《乔治.格什温在钢琴前》

  一八九八年九月二十六日,美国作曲家乔治.格什温在纽约呱呱坠地。本周应景地分享一张这位未到不惑之年便英年早逝的音乐家全集。这套共三张黑胶组成的套装由美国Vox厂牌的子公司VoxBox于一九七四年灌录并发行、由美国指挥伦纳德.斯拉特金执棒圣路易斯交响乐团,联袂演绎格什温所谱写的全部管弦乐和为钢琴及管弦乐所作曲目。包括享誉世界的《蓝色狂想曲》、交响诗《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变奏曲《我有了节奏》等名曲皆收录其中。唱片封套选择了美国二十世纪画家、漫画家威廉.奥尔巴赫─列维为作曲家本人创作的《乔治.格什温在钢琴前》。

  画作完成于一九二六年,格什温时年二十八岁。此时他已凭借《蓝色狂想曲》的成功声誉鹊起,拉赫马尼诺夫、斯特拉文斯基、小提琴家克莱斯勒等当代音乐家更是出席了他亲自出任钢琴家的首演,其影响力可见一斑。身为美国二十世纪颇具影响力的漫画家和版画家,威廉.奥尔巴赫─列维曾为当时多位艺术家、演员、社会人物和音乐家造像。其画风以深刻的社会观察结合讽刺幽默的绘画语言而见长,但在《乔治.格什温在钢琴前》中对作曲家的塑造,还是展现了其出色的写实功底。

  画作描绘了貌似身穿居家睡袍的格什温坐在客厅中的钢琴前若有所思弹奏的一幕。尽管对作曲家颇具辨识度的侧脸生动且传神,但画作显然呈现出鲜明的现代主义特征,格什温身着浅蓝色基调红黄条纹睡袍,与黑色亮漆的钢琴形成画中的两大色块对比。墙面被分为淡黄色和浅灰色的渐变,结合作曲家脸上的光斑能够看出应是有日光洒在屋内。格什温留下了大量黑白照片,但肖像画却屈指可数。这套全集选择其钢琴前的肖像用作封套,不仅切题且弥足珍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