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瓜 园/从“天津甘栗”说起\蓬 山

2025-09-25 05:02: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秋天是吃栗子的季节。北京如此,东京也如此。温暖的栗香,很容易将人代入灯火可亲的家庭氛围。日本那首知名的童谣《故乡的秋天》(也就是邓丽君《又见炊烟》的原曲),歌词就有一句:“每当吃栗子,就会想起父亲的笑容。”

  而在东京大大小小的超市,“天津甘栗”随处可见,很容易让人误会栗子是天津的特产。其实,华北最好的栗子,出产自河北迁西、遵化和北京怀柔等燕山山区地带。而当年,都是从天津港集散,远销海外,遂成了“天津甘栗”。当然,这也说不上是“火中取栗”或者“为他人做嫁衣”,乃商业时代市场分工带来的产物。那些八方辐辏的重镇、大港,优先获得了知名度。还有“天津大白菜”,其实本来大宗是来自沧州等地,之所以冠以“天津”之名,原因也跟栗子一样。

  又比如,“龙口粉丝”是胶东半岛的驰名土特产,张炜的长篇小说《古船》,就是以龙口粉丝为题材。实际上这些粉丝主要的产地是毗邻的招远,但同样是通过龙口港行销四方,遂被“龙口”贴牌了。

  外国也不乏这方面的例子。英语的Calico(白棉布)一词,源自印度港口卡利库特(Calicut),现名“科泽科德”(Kozhikode)。这是达.伽马抵达印度的第一站,也是郑和病逝的地方(中国古籍里的“古里国”,指的就是卡利库特)。当时印度各地的棉布,大多通过卡利库特运销中东、欧洲,“卡利库特的棉布比威尼斯丝绸更让欧洲贵妇疯狂”,以至于这个地名成了白棉布的代名词。

  食肆里常见的“波士顿龙虾”,也并非波士顿特产,产地广泛分布在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部海域。但波士顿是主要的交易和物流中枢,也就占得品牌先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