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食 色/放纵牛骨髓\判 答

2025-09-25 05:02: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有没有试过在一家装潢摩登的餐厅里,点一道听起来很“野蛮”的菜──烤牛骨髓?一边等,脑海中一边盘旋着四字成语“茹毛饮血”。等它上桌,小船一样的大骨头赫然摆在眼前,中间髓腔锃亮,上面还舞动着火焰。无论是规模上,还是气势上,都够吓人。这是我跟牛骨髓的第一次邂逅,之后的几年,也分别在香港、西班牙、纽约碰过头,时差环境都不同,一见如故却始终没变。

  你可能想不到,这道菜的历史比很多古建筑还要悠久。从石器时代开始,人们就学会用石头敲碎动物骨,挖出里面的骨髓充饥。等到如今,它带着浑身的脂肪和蛋白质,摇身一变成了餐厅招牌,在地球上很多城市落了脚,活生生上演一齣“草根逆袭”。

  牛骨髓好吃的关键,是选用新鲜小牛腿骨,纵向劈开撒上盐、黑胡椒、蒜粉和香料,再放入烤箱,等表面金黄边缘冒泡,就可以出炉。切忌一定不能烤太久,否则骨髓会全部融化,丧失口感。有些店家会缩短在烤箱的时间,上桌时用喷枪给表面加热,形成“火山”效果。

  所有喜欢这道菜的人,应该都曾被它的“双重人格”征服过。外表粗犷,内里温柔。当你用小勺挖开,温热的骨髓“呲溜”一下滑出来,这种接近于顶级黄油的质感,会让人瞬间明白何为“入口即化”。它丰盈却不腻口,不用多说,便是脂肪的极致表达。很多人第一次吃,面对着满满的油花“望而却步”,可就是这几分钟犹豫的功夫,就能让一盘好菜变得索然无味。赶紧配上法棍来一口,体味那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奇妙感觉,你真会上瘾。再说个冷知识:骨髓不算高热量“炸弹”,因为一半是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只要别过量,勇敢挖下去,便会明白,这东西,真香。

点击排行